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有什么区别?
    发布者:倍加孚(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2-23 18:27:25  访问次数: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有什么区别?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有主要区别?

    体积电阻率:是见的2113描述物质5261导电能力的参数,通常称4102为电阻率。在长度为L,横截面积1653为S的柱状材料的两个端平面上敷设电极,测量得到电阻R,电阻率ρ=RS/L,单位通常是Ωm(欧姆米)或者Ωcm(欧姆厘米),也有人用欧姆·毫米平方/米(Ω · mm2/m)。

    铜的电阻率约为:1.75 ×10-8Ωm

    100米常用的4mm2铜线电阻约为:ρ=RS/L得到:R=ρL/S,

    R=1.75 ×10-8Ωm × 100m ÷ 4mm2=1.75 ×10-8Ωm × 100m ÷ 4×10-6m2=0.4375Ω

    线电阻率:单位长度导线的电阻,常用单位为Ω/Km(欧姆每千米),或者Ω/m(欧姆每米)。如上所述4mm2铜线的线电阻率为:0.4375Ω÷100m=4.375Ω/Km。
    表面电阻率:是指表示物体表面形成的使电荷移动或电流流动难易程度的物理量。在固体材料平面上放两个长为L、距离为d的平行电极,则两电极间的材料表面电阻Rs与d成正比,与L成反比,可用下式表达:Rs=ρs*d/L

    式中的比例系数ρs称作表面电阻率,它与材料的表面性质有关,并随周围气体介质的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有很大变化,单位用Ω(欧)表示。



    电阻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它的英文名称为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来表示。欧姆定律指出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为I=U/R,亦即R =U/I。



    表面电阻率:是指表示物体表面形成的使电荷移动或电流流动难易程度的物理量。在固体材料平面上放两个长为L、距离为d的平行电极,则两电极间的材料表面电阻Rs与d成正比,与L成反比,可用下式表达:Rs=ρs*d/L
    式中的比例系数ρs称作表面电阻率,它与材料的表面性质有关,并随周围气体介质的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有很大变化,单位用Ω(欧)表示。

    表面电阻:根据2113EOS/ESD S11.11“静电释放平面材料5261的表面电阻测量”中的4102定义,表面电阻是指材料某个面1653上两点间的直流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比,以欧姆表示。表面电阻值与材料的结构无关。
    体积电阻:根据ESD DS11.12“静电释放平面材料的体电阻测量”中的定义,体电阻是指材料两端之间的直流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它的单位也是欧姆。

    体积电阻率和2113表面电阻率,是两5261个不同的概念。比较大小没4102意义。
    形象地说,当一1653种材料确定以后,它的体积电阻率p 是确定的,单位Ω.cm。当用这种材料做成薄膜以后,它的表面电阻率Rs 与(p / t)成正比(其中t 是薄膜的厚度),单位Ω / □。

    两者单位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但是从数值,数字来说,表面的一般会大一个数量级

免责声明:焊材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