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 | 粒度 | 碘值mg/g | 四氯化碳% | 灰份% | 堆积重g/L | 强度% | 水份% |
-4.0(A) | Ф4.0 | ≥900 | ≥55 | 6-12 | ≥400 | ≥95 | ≤5 |
-4.0(B) | Ф4.0 | ≥1050 | ≥70 | 8-12 | ≥380 | ≥90 | ≤5 |
-4.0(C) | Ф4.0 | ≥1100 | ≥80 | 8-15 | ≥360 | ≥90 | ≤5 |
8x16 | 8x16 | >1000 | ≥60 | 8-12 | ≥400 | ≥95 | ≤5 |
4x10 | 4x10 | >1050 | ≥70 | 8-15 | ≥380 | ≥90 | ≤ |
3. 化学–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活性炭应用编辑电化学再生法是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活性炭再生技术。该将活性炭填充在两个主电极之间,在电解液中,加以直流电场,活性炭在电场作用下极化,一端成阳极,另一端呈阴极,形成微电解槽,在活性炭的阴极部位和阳极部位可分别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染物大部分因此而分解,小部分因电泳力作用发生脱附。该操作方便且效率高、能耗低,其处理对象所受局限性较小,若处理工艺完善,可以避免二次污染。活性炭吸附技术在国内用于、化工和食品等工业的精制和脱色已有多年历史。20世纪70年始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生产实践表明,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具有卓越的吸附性,它对纺织印染、染料化工、食品加工和有机化工等工业废水都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一般情况下,对废水中以BOD、COD等综合指标表示的有机物,如合成染料、表面性剂、酚类、苯类、有机氯、和石油化工产品等,都有独特的去除能力。所以,活性炭吸附法已逐步成为工业废水二级或处理的主要之一。分类简介编辑3. 化学–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活性炭8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