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巴西9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资源,水力发电量约占国内发电总量的四分之三,并仍有巨大的拓展潜力,因为巴西目前仅开发了水力发电能力的27%
远远望去,巴西馆给人的印象就是––––几千根绿色的木材无规则地黏接在一座金属框架上,让人很容易就联想起茂密的森林。
按照巴西世博会特使亚历山德罗。特谢拉的说法,这个造型借鉴了“鸟巢”的灵感,只不过巴西馆用的是木材,而不是钢结构。
看到巴西馆宛如被丛林覆盖的城堡似的造型,总有人赞叹:不愧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巴西可不是为了炫耀森林资源丰富而来。
相反,在上海世博会上,这个被亚马逊河养育的国家,要传达的重点其实是一系列与树木相关的足以令中国人惊叹的环保举措:与2008年相比,2017年巴西的森林砍伐量将减少七成,同期植树造林面积增加1倍;未来9年,巴西发电能力将扩大50%,新增装机的八成将来自可再生资源。
“法维拉”椅讲述“珍惜”
有一把叫做“法维拉”(Favela)的椅子––––它由很多形状各异的碎木头拼成,将出现在巴西馆欢迎区的液晶显示屏上,告诉中国观众一个最重要的词––––珍惜。
熟悉时尚的人可能听过“法维拉”这个词,它代表一种风格––––将废旧材料化为具有艺术美感的家居用品。
但很多人不知道,“法维拉”最初是指巴西的贫民窟聚集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大城市,都曾有非常密集的贫民窟,在那里,房子混乱搭建在山上,房子之间许多秘巷穿梭其中,空中电线缠绕。
设计师从这里获得了灵感,用废弃的软木、绳子和纤维,做成了这把极具凌乱美感、但坐上去又柔软舒适的椅子,并将其命名为“贫民窟之椅”。
在上海世博会的巴西馆里,“贫民窟之椅”中蕴含的“珍惜”,被赋予了新意义––––不仅仅是建筑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还要在原本看似普通的事物中开发出新价值。
比如目前在巴西广泛使用的生物燃料。巴西馆方面向本刊记者介绍,巴西1979年在全球率先使用了乙醇动力汽车。现在,巴西全国有一半的车辆使用乙醇燃料或灵活燃料(可以单独使用乙醇或汽油,也可以使用任何比例的两者混合物)发动机。此外,只有20%的车辆使用汽油(但其中一定含有20%或25%的乙醇),30%的车辆使用柴油(混合了5%的生物柴油)。
而乙醇的生产原料其实毫不稀奇,就是甘蔗。
巴西就是靠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甘蔗,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乙醇出口国。更重要的是,巴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只占用了全国1%的耕地。2008年,巴西的乙醇产量为270亿升,到2015年计划达到370亿升,而且前提是不大幅增加种植面积、不砍伐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