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双杯闪点测定仪
Intelligent two circuit meter of flashing poin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双杯闪点测定仪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GB/T 261和GB/T 3536标准要求的智能双杯闪点测定仪(以下简称测定仪)。 其他单杯闪点测定仪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61 -2008 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 3536-2008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 6587.6 电子测量仪器 运输试验
GB/T 6587.8 电子测量仪器 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8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开口闪点 opening flash point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越过试验(开口)杯,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
3.2
闭口闪点 closing flash point
在规定的试样条件下,待测试样在闭口杯上方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接触外界火焰发生器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
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台式试验室仪器按测量杯的形式不同,可分为:
——开口闪点测定仪(以下简称开口测定仪);
——闭口闪点测定仪(以下简称闭口测定仪)。
4.2正常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5℃~40℃;
b) 相对湿度:≤90 %;
c)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d) 电源电压:AC 220 V,允许误差±22V。
4.3基本测量元件及参数:
——测温元件:A级Pt100工业铂电阻;
——测温范围:闭口测定仪为室温?200℃,开口测定仪为室温?400℃;
——六位数字液晶温度显示,分辨力为0. 1℃ ;
——闭口闪点检测元件:K型热电偶;
——开口闪点检测元件;金属检测网;
——闭口测定仪闪点测定范围:0°C~200℃;
――开口测定仪闪点测定范围:0℃~400℃;
——闪点测量显示分辨力0.1℃;
——三位数字闪点打印输出。
5要求
5.1温度显示装置的要求
5.1.1模拟温度显示基本误差:+0.1℃.
5.1.2模拟温度显示重复性误差:±0.1℃。
5.2升温速率的要求
5.2.1开口测定仪的升温速率:
——起始温度至预闪点前56℃为14℃/min?17℃/min;
——从预闪点前56℃至预闪点前28℃时为5℃/min?6℃/min.
5.2.2闭口测定仪的升温速率:
——闪点低于50℃时为1℃/min;
——闪点高于50℃时,在起始温度至预闪点前40℃时为14℃/min-17℃/min,从预闪点前40℃至预闪点前20℃时为2℃/min?3℃/min。
5.3点火装置的要求
5. 3. 1开口测定仪
5. 3. 1. 1 火焰直径:4 mm ± 0. 5 mm„
5.3. 1. 2扫描温度间隔:在预闪点前28℃时,开始用试验火焰扫划,温度间隔为1次/2℃。
5. 3. 1.3扫划范围:试验火焰须在通过铝电组温度计直径的直角线上划过试验杯的中心。用平稳、连续的动作扫划,扫划范围≥150 mm。
5. 3. 1.4火焰位置:试验火焰的中心必须在试验杯上开口边缘不大于2mm的平面上移动,先向一个 方向扫划,下次再向相反的方向扫划。
5. 3. 1.5火焰在杯内的时间:试验火焰每次越过试验杯所需时间≥1 s.
5. 3.2闭口测定仪
5. 3. 2. 1 火焰直径:3. 5 mm±0. 5 mm。
5. 3. 2. 2点火温度间隔:试样温度达到预闪点前10℃时,对于闪点低于104℃的试样点火间隔为 1次/1℃对于闪点高于104℃的试样点火间隔为1次/2℃.
5. 3. 2. 3火焰下降时间:停止搅拌时点火,使火焰在0.5 s内降到杯内含蒸气的空间中.
5. 3. 2. 4火焰在杯内的时间:在油杯内停留不超过1 s立即迅速回到原位。
5.4闪点检测装置的要求
5.4.1开口测定仪的闪点检测电阻突变量:≥350
5. 4.2闭口测定仪的闪点检测电压突变量≥2mV
5.5闪点测定准确度
对已知闪点的标准油或试剂,其闪点测定准确度:±0.5℃
5.6测量重复性
5.6. 1开口测定仪测量重复性:±8℃;
5. 6.2闭口测定仪测量重复性:闪点温度不大于104℃时为±2℃,闪点温度大于104℃时为±6℃.
5.7测量再现性
5. 7. 1开口测定仪测量再现性:±16℃;
5. 7.2闭口测定仪测量再现性:闪点温度不大于104℃时为±4℃,闪点温度大于104 ℃时为±8℃.
5.8绝缘电阻
测定仪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外连接导线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 MQ。
5.9绝缘强度
测定仪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外连接导线与机壳之间应能承受频率为50 Hz±1 Hz、电压有效值为 500 V、持续时间为1 min的绝缘强度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发生闪络或击穿现象。
5.10电源电压变化影响
测定仪的电源电压在220 V±22 V范围变化时,其温度显示基本误差和闪点测定准确度应符合5.1. 1和5. 5的要求。
5.11抗运输环境性能
测定仪在包装条件下,按GB/T 6587.6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试验后温度指示误差、测定准确度、测量重复性、测量再现性应符合本标准5. 1、5. 5、5. 6及5. 7的要求。
5.12外观要求
5. 12. 1仪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污染,表面涂层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
5.12.2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6试验方法
6. 1试验条件
6. 1. 1环境条件:
a) 环境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65%?85%;
c) 大气压力:70 kPa~l06 kPa;
d) 电源电压:AC 220 V,允许误差±22V;
c)其他条件应不影响测量。
5.1.2试验装置的总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测定仪允许误差限的1/4,推荐釆用表1给出的测量器具及样品。
表1测量器具及样品
器具名称 | 测量范围 | 允许误差或准确度等级 | 备注 |
精密电阻箱 | 0. 01 Ω ~300 Ω | 0.01 % | 最小分度值为0.01Ω |
绝缘电阻表 | 0~ ∞ | 10级 | 电压0V?500 V DC |
耐压试验仪 | 0 V~3000 V AC | 2.5级 | 功率大于100 W |
交流稳压电源 | 190 V~250 VAC | ±1 % | 稳定度 |
秒表 | 0 min?60 min | ±1 % | |
二甲苯 | 27.2 ℃ | 化学纯 | |
卡尺 | 0 mm?200mm | 0.02 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