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保温钢管纵观世界范围,西方发达国家聚氨酯行业早已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进入创新研究发展阶段;亚洲市场增长迅速,众多跨国化工企业已将业务重点和研发中心纷纷转移至亚洲甚至中国市场;中东地区聚氨酯市场发展尚处起步阶段。 总的来说,由于近十几年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聚氨酯工业,包括从基本原料到制品和机械设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2005年中国聚氨酯产量约300万吨,产值约600亿元,比2001年的122万吨、约200亿元分别增长了146%和200%,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5%,产值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2005年,中国消费了51万吨MDI、36万吨TDI和88.9万吨聚醚多元醇。随着聚氨酯的广泛应用,其原料的需求也大幅增长。 目前,聚氨酯保温钢管已有众多中外企业涉足聚氨酯行业,如烟台万华、上海华谊、高桥石化、上海氯碱化工、北方化学、上海联景集团等均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国外聚氨酯企业包括拜耳、巴斯夫、亨斯迈、陶氏化学、GE、科聚亚、德固赛等知名公司也有一定的市场,中国市场的诱惑力更吸引了马来西亚、印度、日本、韩国等国的客户和厂商。 近十年来,虽然中国聚氨酯的年均增长率为GDP的两倍,但中国人均聚氨酯的消费量仍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中国人均MDI的消费量为0.35千克,而世界平均水平为0.51千克。按人均GDP发展和聚氨酯增长率推算,中国聚氨酯产业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未来中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将主要受五大方面的拉动,即人口总量、汽车工业、建筑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休闲娱乐业。“十一五”期间中国PU产品消费量,将保持15%的年平均增长率,届时,聚氨酯保温钢管中国将是全球大PU产品制造和消费中心。
经历了3月下旬的一轮快速跳水后,铁矿石进入横盘阶段,目前价格已回到一个多月以前的水平。近期,供应较为宽松,港口库存大幅增加,而钢厂复产进度慢于预期,铁矿石需求提升缓慢。不过,随着本月钢厂加速复产,铁矿石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并且在沪钢维持高位的情况下,铁矿石难以走出独立的下跌行情,短期内仍将维持振荡走势。
外矿发货回归正常
2月以来,国外矿山铁矿石发货量自年前的低位持续回升,现已稳定在较高水平。据我的钢铁网统计,3月28日-4月3日,澳大利亚铁矿石发货总量为1460.85万吨,环比增加73.6万吨,其中发往中国1151.75万吨,环比增加97.1万吨;巴西铁矿石发货总量为717.67万吨,环比增加77.18万吨。另外,澳洲皮尔巴拉港当局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黑德兰港3月铁矿石离港总量达到3950万吨,环比2月的3660万吨上升7.9%。其中,出口至中国的数量由2月的2790万吨跳升到3260万吨。
目前,在我国铁矿石需求回升的同时,澳巴两国的雨季也均将结束,港口条件明显改善,外矿发货量快速提高。
港口库存再破亿吨
近两周,我国港口铁矿石库存快速累积。4月8日,全国45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10072万吨,较3月25日大增441万吨,继1月中旬之后再度突破亿吨大关,并一举创下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的新高。主要因前期外矿发货水平提升,而钢厂对补库维持谨慎态度,近期港口铁矿石库存持续累积,库存压力不断增大。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当周,国内大中型钢厂进口铁矿石平均库存可用天数为23天,周环比下降1天。由于唐山地区钢厂在本月底强制性减排前存在备料需求,原料矿石的库存可用天数存在上升空间。不过,随着铁矿石价格止涨回落,港口供应越发宽松,钢厂缺乏持续补库的动力,预计当前的低库存策略仍将长期维持。在此情况下,相较于原料库存,钢厂的复产情况对铁矿石总需求的影响更为显著。
钢厂复产有望发力
据统计,3月下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63.1万吨,旬环比减少3.11万吨,降幅1.87%。而据我的钢铁网,截至4月8日当周,全国163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77.49%,较1月下旬73.76%的历史低位回升幅度有限。其中有高达67.48%的钢厂盈利,大幅超越2015年年内60.12%的高值,已提高至2014年下半年的平均水平。
结合以上数据可知,在当前钢强矿弱的上下游格局下,钢厂利润率确实得到了大幅修复,吨钢利润显著提升。然而由于开工率提升缓慢,相当一部分企业复产进度不及预期,导致许多钢企的实际利润增加有限。在此基础上,钢企复产的积极性普遍提高,4月钢厂开工率高可达83.7%,产能利用率更可升至88.93%,接近近年来行业平均水平。未来几周,钢厂复产情况有望出现明显改善,在钢材产量进一步增加的同时,钢厂的矿石采购量也会水涨船高,从需求端对铁矿石价格提供一定支撑。
在黑色系品种整体偏强的带动下,近两日铁矿石再度走出上涨行情。然而从基本面来看,当前铁矿石上有供应提升与库存积累的压力,下有钢厂复产进而增加原料采购的预期支撑,短期内趋势性行情难出。后期随着钢厂铁矿石需求提升以及钢价因供给增加而承压,钢强矿弱的格局有望扭转,未来或存在买矿抛螺的套利机会。